欢迎你进入创新助理!   注册 | 登录
位置:轻合金铸造产业专题>>资讯>>政策资讯>>内容阅读
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: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将发布

  1月10日,化工项目建设、危险废物和污染地块处理处置,“毒跑道”问题引发的环境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。

  在生态保护方面,生态系统质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,部分地区生态空间破碎化加剧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,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速度尚未得到有效遏制。

  陈吉宁指出,总体来看,环保处于负重前行、补齐短板的关键期。

  “与过去我们经常提到的‘预防为主’相比,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应从促进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,强化源头防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实施全过程风险管控,具有更主动、更积极的特点。”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。

  王毅表示,这对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,需要从制度创新角度,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新型环境管理体系,不断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和提高环境治理能力。

  在陈吉宁介绍的2017年9项重点工作中,最受关注的当属大气、水和土壤污染的治理计划。

 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,2017年是“大气十条”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,要抓好《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(2016-2017年)》落实,确保圆满完成“大气十条”目标任务。

  21世纪经济报道发现,在京津冀区域中,北京2016年PM2.5年均浓度为73微克/立方米,超过国家标准109%。北京如要完成“大气十条”中规定的2017年PM2.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/立方米的任务,这意味着2017年要在2016年基础上再下降近20%。

  “虽然北京的治霾每年都在进步,但与公众预期还有一定距离,北京2017年要实现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确定的目标挑战很大。”中国环科院原副院长柴发合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。

  1月7日下午,北京市代市长蔡奇表示,2017年是落实国家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,北京要在更大范围内来采取措施,将采取十条重点措施,铁腕治霾。

  陈吉宁透露,环保部在2017年将发布“十三五”大气污染防治规划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管理办法和指南,部署推进臭氧污染防治。

 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,陈吉宁透露,2017年将以贯彻“水十条”为主线,建立水污染防治预警和综合督导机制,督促落实地方政府责任,制定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“十三五”规划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,试点监测、评价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承载能力。

  同时,环保部还将会同住建部督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,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建成区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,调查评估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。

  统计资料显示,截至2016年11月,已排查确认的2014个黑臭水体中,13.3%已完成整治工作,32.5%正在进行整治。

  环保部要求各地工业集聚区要在2017年底前按照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,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,逾期未完成的,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排放的建设项目,并按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区资格。

 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,陈吉宁指出,2017年将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,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,指导省会城市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。

  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建议,污染详查应区分优先顺序。从重点区域来看,可以先从粮食主产区和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做,既要有耕地的污染详查,也要有城市建设用地的污染详查,当然像江苏这样的省份同样也是粮食主产区,应该两类详查同时并重。

  同时,环保部还将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《固体废物防治污染环境防治法》的执法检查,指导督促138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制定综合治理方案,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污染治理。

  此外,陈吉宁在环保改革方面提出五大措施,首要措施为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。按照两年时间对所有省(区、市)督察一遍的要求,争取尽早完成其余省(市、区)的环境保护督察任务。

  在2015年和2016年,环保部已经先后组织对河北等16个省(区、市)开展了三批次的环保督察,目前2016年开展的第二批7省(区、市)督察已经完成督察,等待通报结果。

  陈吉宁透露,将适时开展督察“回头看”,紧盯问题整改落实,有效推进各项环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。继续用好约谈、限批等手段,推动地方落实环境保护责任。指导各地开展省级环保督察。

QQ截图20160808170344.jpg


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,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。
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-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
All Rights Reserved. 运营维护: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:0598-8233595 0598-5831286 技术咨询:0598-89151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