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你进入创新助理!   注册 | 登录
位置:轻合金铸造产业专题>>技术>>技术>>内容阅读
氨碳合成示范线解决稀土冶炼大问题

氨碳合成示范线解决稀土冶炼大问题

2024-06-26 08:28:00

  本报讯 近日,中国北方稀土“氨碳强化合成沉淀剂工艺装备研究及应用”项目示范线建成运行并成功转产。   据悉,以前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(华美公司)采用碳酸氢铵和氨水(8∶2~6∶4)混合沉淀剂制备碳酸稀土产品,其中碳酸氢铵外购,氨水由氯化铵废水加碱蒸氨实现循环利用。近两年,由于萃取转型等工艺的调整,该公司一直存在氨水过剩问题(约20000吨/年),由于未能找到合理用处,造成经济损失,严重时影响生产顺行。   包头稀土院项目研发团队与该公司(华美公司)合作,提出了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碳,直接合成稀土混合沉淀剂的技术方案。二氧化碳价格低廉,内蒙古包头地区供给稳定。采用此方案,能够一举解决氨水过剩问题,降本增效,减少碳酸氢铵采购量,同时也为稀土冶炼工艺的氨循环、碳循环、镁循环利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。   该技术以稀土混合沉淀剂应用需求为导向,从二氧化碳与氨水化学反应固有特性出发,摒弃了传统碳化塔设备体积大、占地面积大、投资成本高、能耗高、设备灵活度低等弊端,创新采用低压阻、高通量的微结构强化气液两相反应,通过结构数量放大代替设备体积放大,形成撬装式模块化合成装备,且合成过程不需要循环增浓,单程即可制备符合生产要求的混合沉淀剂。同时,该项技术直接以液体二氧化碳为原料,将二氧化碳气化吸热过程与氨碳转化放热过程集中于一台装备内,能耗较传统碳化塔降低40%以上。   据悉,该装备集成属国内首创,目前,该示范线连续运转,可生产混合沉淀剂200吨/天以上,处理氨水80吨/天,一举解决稀土在冶炼工艺中造成的氨水过剩问题,合理、有效循环利用铵资源,实现从“实验室”到“生产线”的成果转化。 (李宝乐)   《中国冶金报》(2024年06月26日 03版三版)

来源:中国冶金报-中国钢铁新闻网

编辑:宋玉铮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,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。
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-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
All Rights Reserved. 运营维护: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:0598-8233595 0598-5831286 技术咨询:0598-8915168